现在很多的老年人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,而且病程较长。这些慢性疾病,往往会导致人体气、血、阴、阳的亏虚,其形成皆非一时一日,其治疗恢复也就难以朝夕建功,一蹴而就,一般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。
此外,各种慢性虚损疾病,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、经脉涩滞,治疗时常需佐以酒的活血通络之力来增强疗效。而补益药酒既能益气补血、又可活络助阳,故更有益于久病多虚的治疗。
人身气血,贵在通调。如果虽得补益,而不能流通,则收不到补益之利,反生郁滞之害。笔者在这里分享给大家6款养生药酒。如果现在开始制作,那么春节前正好完成。不管是自家饮用,还是馈赠亲朋都是极好的选择。
一、八珍酒
当归10克,白芍10克,人参5克,白术10克,茯苓10克,甘草6克,生地15克,川芎5克,糯米酒克。
(1)将上述药物研碎成粗末备用。
(2)将药置入糯米酒中,然后将容器隔水加热60分钟,
取出埋入土中5天,7天后饮用。
补气养血、健脾和胃。适用于气血两虚所引起的肌肉消瘦、面色萎*、易于疲倦、也可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便溏、精神不振、肢体软弱无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症。
每日3次,每次温饮10克-15克。
阴虚内热、口干心烦,口舌生疮等病人不宜饮用。
二、*芪祛风酒
*芪50克,独活10克,防风10克,炙甘草10克,川椒10克,制附子10克,白术10克,牛膝10克,川芎10克,细辛5克,炮干姜12克,当归9克,桂枝9克,葛根6克,秦艽6克,制乌头6克,山茱萸6克,生大*3克,白酒克。
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粗末,置于细纱布袋内,浸泡于酒内,7天后饮用。
补气活血、温经散寒、祛风除湿。适用于气血不足、风寒所致的关节痹痛、手足麻木、屈伸不利等症。
每日2次,每次10克。
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三、人参固本酒
人参30克,熟地30克,麦冬30克,天冬20克,白茯苓20克,生地30克白酒克。
(1)将上述药物全部破碎,放入白酒坛内用文火煮半小时以酒色发黑为度,加盖密封。(2)每日晃动1次,3天后可饮用。
滋阴补虚、益气养血、振精神、悦颜色。适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乏力、须发早白、骨蒸潮热、腰膝酸楚、肺热燥咳、精神不振等症。
每日2次,每次10克-20克。
感冒及阳虚寒湿者忌用。
四、助阳益寿酒
*参20克,熟地20克,杞子20克,沙苑子15克,仙灵脾15克,公丁香15克,远志肉10克,沉香6克,荔枝肉10个,白酒克。
(1)将上述药物研碎,置于细纱布袋内,与白酒一起倒入瓦坛中,密封。
(2)3日后,稍打开口盖,置于文火上煮30分钟,取下稍冷后加盖密封。21天后可饮用。
补肾壮阳,益肝养精,健脾和胃,延年益寿。适用于脾肾阳虚而见腰膝无力,遗精早泄,气虚少力,面色少华,头昏眼花,食欲不振及便溏泄泻等症。
每日2次,每次空腹饮10-20克。
阴虚火旺者慎用,服酒期间禁服郁金。
五、乌发益寿酒
女贞子80克,旱莲草60克,黑桑椹60克,*酒克。
(1)将上述药物捣碎,盛入细纱布袋中扎紧备用。
(2)将酒、药袋一起置入小坛内,加盖密封。每日晃动1次,14天后可饮用。
每日2次,每次20克。
滋肝肾、清虚热、乌发益寿。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昏目眩、腰酸耳鸣、须发早白等症。
六、枸杞地骨皮蜜酒
枸杞子克,地骨皮30克,蜂蜜克,白酒
毫升。
将上述药物置于细纱布袋内,浸泡于酒内,7天后饮用。
滋补肝肾,清热明目。适用于阴虚内热,便秘,以及中
老年人视力模糊,腰膝酸软等症。
每日2次,每次15-20克。
本配方含有蜂蜜,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。
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一人一方,上述配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。如果您有特别需要,请让专科医师为您辩证组方。
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/整理,未经许可,谢绝转载。
亲,中国药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