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24小时-钱江晚报记者吴朝香文/摄郑阳杜雪梅/视频
林静在一篇写自己父亲的文章里有过类似的描述:我53岁的父亲在大山里写出了10万加。
林静的语气不全是褒赞,还带着一点“看不上”,“我佩服他对新事物的学习接受能力,但他制造爆款的方式,实在是……”
对女儿“一言难尽”的态度,父亲林春芳常常这样怼回去:“可我的文章就是火了啊,就是有这么多人看啊。”
这对父女在台州一座山里经营一个农庄,两人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就是90后和60后之间的鸿沟。
不懂电脑的林春芳总是有许多奇思妙想,每每他向女儿说“我又有一个制造爆款”的主意时,林静就会给出一个无奈的表情,偶尔,会眼睛向上翻,抬头看天。
“她总是要‘黑’我。”这个时候的林春芳,语气里会带有一丝委屈。
父女的山庄
颗粒无收的第一年
林春芳精壮、中等身材、皮肤黝黑,他有一个绰号叫“老黑村长“,“我不是什么村长,主要是长得黑,又承包了村里的地做山庄。”
林春芳的山庄开在台州一个叫黄土岭的山中,今年是第10个年头。黄土岭是台州黄岩和临海的分水岭,这里距离台州黄岩市区10多公里,盘山而上,有成片的竹林。山庄就在竹林深处。
山庄里的“台柱子“是农家乐,这里的菜品在当地颇有些名气,除此之外,还有民宿、采摘游、影视基地。
林春芳最近正在卯足劲干一件事:将山庄申报成为3A级景区。
回到台州开农庄之前,林春芳人生的前十几年都在深圳打拼,身份是家具厂老板。
他在深圳有一家做红木家具的工厂,多位员工,生意最好的时候,年利润三五百万,林静高中之前也是在广州的读书
10年前,林春芳决定回台州经营农家乐。
“那个时候,深圳开始在搞转型升级,我这个行业不占优势,另外,我厂里的手艺人都是50岁以上的,走一个少一个,年轻人不愿学。”
林春芳觉得工厂的可持续发展性不太好,“我这个人喜欢吃,深圳周边当时有很多那种农家乐,有些生意上的伙伴也在做,感觉这个行业更有前景。”
带了万的资金,承包0多亩的土地。林春芳开起了农家乐。很可惜,出师不利,第一年就颗粒无收。
林春芳在规划自己的山庄
简单粗暴的广告
“原因就是不接地气呗。”他的厨师和服务员都是从深圳带回的,菜品、口味也是照搬粤式,“广州那一带的人吃饭偏清淡,讲究新鲜,现杀现做,他们来吃饭,现喝茶,喝上一个小时再吃。台州这里,追求的是人一到,菜就上来,口味也重一点。”
总结了教训之后,林春芳很快调转方向,不仅改了菜品,还在宣传上突发奇想,效果不亚于他如今炮制出的十万加,山庄的生意一下子火了。
林春芳的办法是雇两三辆小面包车,亲自录了一句广告语,面包车在台州各个城区的大街小巷,来回穿梭,反复播放。
这句被林春芳用当时的网红体改编的广告语极具冲击力,无比欢乐:贾君鹏,你妈妈喊你到黄土岭吃窑鸡(窑鸡是林春芳自创的一道菜,从深圳学习而得,大概的做法是把鸡蘸上调料后,放进窑洞里焖烧)。
广播里,林春芳抑扬顿挫的语调配上这句广告词,有些莫名的喜感,几乎让人过耳不忘。
“我敢说,台州多数人都听到过这个广播,我们的名气一下子就打出去了,第二年,山庄的生意就好起来了。”
林春芳曾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练习这句广告,“哪个字声音高一点,哪个地方要重一点,我都是研究过的,喊出来,要有戏剧性。”
年,“贾君鹏,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”已经在网络上流行了一年,彼时,林春芳正挖空心给自己的山庄打广告,不怎么懂电脑的他在别人的帮助下上网四处搜索,想找找灵感,无意间看到了这句曾经的网络热词。
“我直觉,这句话,可以拿来用。”
对于自己的这次创意,林春芳有些得意,很愿意拿出来说。
但也正是因为这句广告词,当时读高中的林静在学校里得了一个绰号“窑鸡的女儿”。林静承认爸爸发明的窑鸡味道的确好,但不认可他这种“病毒式营销”。
对林春芳的洋洋自得,林静的反应是无力吐槽。
父女俩在一起写公号文章
部手机和10万多好友
但当时年近50岁的林春芳在营销自家山庄这条路上,像是开了挂。大约五六年前,他对在外求学的林静发出求助:让她帮忙申请一个山庄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