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贞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硝灰洞村绘就秀美乡村新图景
TUhjnbcbe - 2024/12/15 17:51:00

硝灰洞村一角

环境变优美了,产业发展起来了,群众钱包鼓起来了,乡风更加淳朴了……近年来,七星关区田坝桥镇硝灰洞村从一个环境脏乱差、群众思想落后的穷村庄,摇身一变成为毕节市文明村。这翻天覆地的变化,对于生活越过越美好的硝灰洞村民来说,喜从心来。

每在朝阳升起或是华灯初上之时,在硝灰洞村陈家湾组的广场上,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和着音乐节拍,翩翩起舞。大家在举手投足之间,舒展出了几许快乐,又舒展出对幸福生活的珍惜,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这一舞,幸福感舞出来了,快乐舞出来了,和谐、自信、好心情都舞出来了……

“以前我们没事就聚在一起搓麻将,后来新农村建设让陈家湾组有了大改变,广场修起来了,大家也不打麻将了,一有空就去跳跳舞、打打球。”村民陈清祥告诉记者。

村落中心的小广场平坦开阔,园中有景,是村里人气聚集的地方。人们在广场上玩乐,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,更增加了邻里间的感情。然而,过去的陈家湾组,却并没有这么美好。

“可以这么说,目之所及都是破旧的茅草屋和脏乱的圈舍。”陈清祥说,由于交通不便,村民们连行走都困难,更别说住上白墙黑瓦的房子,有一个供大家玩乐的广场,这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。就算有少数人家想修房子,都会因为建筑材料只能从田埂边过、靠人背马驼、需要消耗太多劳力而难实现。

路不通,百事阻。改变,迫在眉睫。

陈家湾组村民在政府的组织下团结起来,集资出力。至此,困扰了陈家湾组村民祖祖辈辈的路,终于通了……

村民们兴高采烈地修房盖房,一栋栋三层小洋楼拔地而起。年,新农村建设的春雨又洒向陈家湾组,部分村民们无偿得到危房改造指标,棚屋改了、圈舍改了,广场也建起来了,群众的新生活被点亮了。

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,村子落后面貌已改变,与之替代的,是极具特色的民居沿着伴山小路鳞次栉比排列开来。

走进现在的硝灰洞村陈家湾组,绿意盎然、鲜花绽放,生机无限,男女老少怡然自乐,笑语嫣然……

早晨起床后,村民张永会总会从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中开启一天的新生活。于她而言,这并不是在机械化地重复清洁工作,而是在努力让自己住在一个更加整洁的环境中,住得更加舒适。

“随地乱跑的家禽,遍地的垃圾……”提到以前的生活环境,张永会连连摇头,“还是现在的生活好,环境干净,住起来也心情愉快。”

为了让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改善,村“两委”常把群众聚集到一起召开环境卫生整治大会。于是,村干部、文明户、护洁员……人人都当上卫生文明宣传员,大家分享感受、讨论经验。在会上,村民会把自家的环境卫生和别人家作对比,从效仿到习惯,不断激发出比学赶超的精神。

另外,硝灰洞村每名干部都把责任压在心头,变成行动力。在走访中,他们会不断宣传环境卫生相关内容,让每一位群众熟悉、了解。由村干部带头,每星期平均检查3次以上卫生,发现问题就及时整改,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,营造爱护卫生的良好氛围。

“不仅如此,我们还一个月评比一次环境卫生,做得好的村民就发放奖品表彰鼓励,对做得欠缺的,会组织他们到文明户家中参观学习,以此提高群众的自身动力和积极性。”硝灰洞村驻村干部陈万谋介绍,时间一长,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深入人心。

不仅是张永会,硝灰洞村的每一位村民都改变了,大家都自觉地向卫生文明户靠拢,讲卫生、懂文明、创新风。

宽阔明朗的通村、通组路,干净整洁的院落……如今,硝灰洞村一切看起来都让人倍感舒畅。环境上了新台阶,产业的春风也吹向了这片土地,种植业的发展让外界的目光也聚焦在这个地方……

站在硝灰洞村的烟叶种植基地前,成片的烟叶随风摇曳,颇为壮观。

又到一年烤烟丰收季,村民们穿梭其中,或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下部烟叶,或忙着在厂房前把烟叶编扎、上炕。大家分工合作,忙而不乱,看着烟叶变成“金叶”,大家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。

烟草部门的技术员们一大早就赶到基地,向烟农传授相关知识和技术要领,确保烟农们采好每一片烟叶、烤好每一炉烟、分好每一张叶片,有效提高烟叶采收烘烤技能水平,为烤出色泽纯正、等级高、香气好的烟叶奠定基础。

种植烤烟一直是硝灰洞村村民的重要经济收入,但以前一直是散种、小规模种植,导致产量少、品质差。为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促民增收,村干部们一起出点子、想法子、找路子……年,村“两委”以村社一体、能人领办、利益共享、带动脱贫的方式成立了七星关区新渠专业种植合作社。村民除了可以得到土地流转费用及分红,还能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。

“合作社成立以来,我们为了带动本村老百姓致富,年种了烤烟亩。”陈万谋介绍,去年合作社付出农民工工资共57万元。

年,为了把产业发展壮大,合作社又种植了亩烤烟、亩黑土豆、亩大葱。通过丰富产业类型,让本村群众每天基本上都能在合作社务工,且务工农户每人每月不低于元钱的收入。

“种烤烟以来,我再也没有外出打工,现在政策好,在家就能赚钱!”在合作社务工以来,大岩组的聂少琴每天能领到元务工费。对于像聂少琴这样的农户来说,产业发展让他们的钱包越来越鼓,生活也越过越红火……

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
  陈一兮

编辑廖婉君

编审刘佳兴

终审黎秀禹

1
查看完整版本: 硝灰洞村绘就秀美乡村新图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