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水恰似
一
树
你生活的小城有一条路要改造,改造之前先清理路两边的绿化带。
路两边的乔木是法桐。生长了将近二十年的法桐,树干粗壮,树冠硕大。早春的法桐树还没有发芽,伐木工先把法桐树的树冠清理掉。一棵棵没有树冠的法桐站在路边,让人感觉很陌生。
你居住的小区紧靠着那条路。路和小区中间的绿化带上,法桐栽得比较稠密,其它路段是一排法桐。这里的绿化带却有三排法桐,远远看过去,像一片小树林。
你早晨跑步的时候喜欢在这片小树林停留一会儿。特别是夏天的早晨,太阳光很柔和,法桐树上知了的合唱波浪般起伏,还有鸟鸣,很容易让人想起远逝的故土。
有一次你站在法桐树下等一位朋友,法桐树浓密的枝叶像一把清凉的绿雨伞,消解了等待的焦急和夏天的炎热。
你站在小区的栅栏旁边,站在早春的阳光里,看栅栏外面工人们把伐去树冠的法桐树一棵棵放倒在地上。
法桐树下面的绿化带是低矮的冬青丛,倒在地上的法桐树其实是倒在低矮的冬青丛上。法桐树的根部裸露在早春的阳光下。这些在地上成长了十多年的根须,数个春夏秋冬,它们在地下潜伏,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慢慢舒展,那是一种在黑暗中的舞蹈。你只有想象,却无法触摸。
挖出法桐树的大土坑傍边是黄土的堆积,很触目。躺倒的法桐树变得弱小而无辜。那曾经站立的身姿,挺拔俊秀,遮风挡雨,将近二十年的记忆,以这样一种方式告别,却不知以怎样一种方式重逢。
二
还是树
你站在那条河的岸边,看河水在早春的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样子。感觉不到河水的流淌,但你知道河水一直向东流去,一河春水,千般愁绪,万般惆怅。
天空很蓝,蓝得不像早春的天气。
一位垂钓者在不远处,因为距离,你看不清他的表情。
河岸边的柏油马路东西走向,马路边的绿化带当然也是东西走向。
说是绿化带,其实才开始绿化。一辆拉绿化树的大卡车停在路边,绿化带上是大大小小挖好的土坑。一辆吊车开过来,黄色的吊臂和底座,和早春的太阳光一样暖意十足。
吊车把卡车上的树一棵棵吊起来,然后缓缓放倒在挖好的土坑旁边。种树的员工们把倒地的树移到土坑里,然后修剪掉树冠上多余的枝条。
站在土坑里的树冠也变得光秃秃的,就像你小区前面的那些法桐树。不同的是一个躺倒在地,一个从地上又站了起来。你知道站立起来的树春天过后,又是满树的绿色枝叶,在风中摇曳出美妙的风景。
这些在河边种植的树是白蜡树,树干都很笔直。你站在河岸边看吊车把白蜡树一棵接着一棵从卡车上吊下来。被吊起来的白蜡树在半空中移动,很无助的样子。你感觉它们的孤立无援,在这美好的春天里,一棵悬空的树让人徒生感伤。
你不知道这些白蜡树来自何方。它们的家园是一些苗圃基地还是马路边,它们成长的记忆会不会因为地域的变化而消失在时间的风中。
你同样不知道那些躺倒在马路边的法桐树,它们的归宿在什么地方。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,它们躺在马路边的无助同样让人感伤。
吹过你吹过的风算不算相逢。一句矫情的歌词,在一棵树倒下的过程中却让人百感交集。
三
医院的九楼
医院的楼层很高,从远处看过去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。
站在九楼的过道上,向西开的窗户可以看见城市的一角:不远处一座斜拉桥,桥下是流淌的河水,河水是暗绿色的。有一些垂钓者,那是你想象中的画面。一个战役纪念馆在桥的北面。
纪念馆前面是一个广场,一些放风筝的人,风筝在半空中,远远看过去是一个个小黑点。再近一点的是一座高楼,有一个洋气十足的名字。好多年前从这座楼的楼顶跳下来一位忧郁的中年男人。
你站在九楼的窗户旁边,那个从楼顶跳下来的姿势是飞翔的姿势吗?
那位忧郁的中年人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。你知道他跳下去的勇气是常人都没有的。一个连死都不惧怕的人还能怕什么?
这个早春注定有许多离别的感伤。前不久一位学友鸟一样从高楼上坠落,是失败的人生折断了他的翅膀吗?还有两位早逝者,你曾经给他们上过课。你早已忘记了他们的模样,但你想他们一定和你一样衰老。
在医院让人禁不住去触碰生老病死的话题,想起一些患自闭症的孩子,他们和中年人的抑郁有许多相似之处。一本书上称自闭症孩子为“星星的孩子”,那么抑郁的中年人呢?他们也是“星星的孩子们”,浩渺深邃,无边无际,就像南极的“乳白天空”,让人艰于呼吸。
春天来了,真的是放风筝的季节。想起前段日子在一个学校的操场上,操场很大,砖红色的跑道,绿色的人造草坪,踩上去软软的,有春天的柔韧感。
那位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在放一只风筝。那是一只老鹰造型的风筝,黑色的翅膀和尾翼,黄色的眼睛和同样黄色的尖尖的嘴巴。
在早春金色的阳光下,老鹰的轮廓变得很柔顺,它飞翔在蓝色的天空中,风鼓满它的羽翼,它的飞翔很从容。
小女孩牵着她的风筝在砖红色的跑道上慢跑,风在她的身后,风筝在天空,让你看见春天走过来的表情,温情而感伤。
但此刻小女孩暂时告别了她的风筝,她躺在一张白色的病床上,像一棵躺在马路边的法桐树,孤独而无助。
四
阅读
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,你会读一些文字。
阅读的房间有一扇朝西的大窗户,从窗户看出去是马路边茂密的女贞树。
窗台上摆放着几盆绿植:芦荟、吊兰和大叶蕙兰。因为向光,吊兰长得很旺盛,形态像一把绿色的扇子,靠在窗户上。
读次仁罗布的文字《瓦卡火塘边的传说》。开头的一句话是“夜晚的推杯换盏之后,我被阵阵的鸟鸣声催醒了”。你喜欢这样的开头,不绕弯子直接切入。
就像《百年孤独》开头的文字“许多年之后,面对行刑队,奥雷良诺·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,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”。短短一句话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用文字堆砌出来的一个充满张力的全新世界。
次仁罗布的文字讲述的是马帮和强盗的故事,叙述的内容改变了你对马帮和强盗的许多认知。你喜欢文字里描述纳西族男女青年约会的场景:相恋的两个年轻人,会带上毯子到一处幽静的坡地上,间隔几米远躺下。望着谷地上空皎洁的明月和灿烂闪耀的星星,听着微风羞涩呢喃,两人开始对唱起来。《相会调》《心愿调》《说梦调》等,曲调缠绵幽怨,如泣如诉。
爱情的歌声牵绊住月亮,它忘记了向前,听得痴痴迷迷,听得泪眼婆娑。直到太阳从东边的山头升起,它才依依不舍地从西面的山头跌落下去。
好多年前去丽江,见识过纳西族的文字和他们的文化,和丽江古城一样,适合发呆和想象,就是这样,也只能这样。
五
春韭
阳台上的那盆韭菜,越过漫长的冬天,不经意间长出嫩嫩的叶子,在初春的阳光下新嫩得让人心生爱怜。
莫名想起萧红的一首小诗:
那边清溪唱着,
这边树叶绿了,
姑娘呵,
春天来了!(《青杏》)
春天真的来了。
作者简介:
崔中华,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市教育局。有文字散见报刊,有散文集《教过书的人》《如果大雪封门》《一抬头满天星辉》《天秋月又满》出版。有作品入选《师心有痕》《师者行吟》《师意盎然》《师墨飘香》《师兴旷远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