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,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、色、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、热、虚、实。
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、出血的久暂,采用“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”的原则。
根据病因病机,常见的分型有脾肾阳虚型、脾肾不固型、血热妄行型、阴虚血热型、瘀血阻滞型。
脾肾阳虚型
症状:非经期突然下血或淋漓不止,血色淡红或紫黑夹块,伴形寒肢冷,腰膝酸软或痛,或头晕神疲,舌淡有齿疤痕,苔薄白或滑,脉沉细弱。
治法:温补脾肾,益气摄血。
方药:固本止崩汤加减
脾肾不固型
症状:经血非时而下,量多色淡,神疲肢倦,或小腹空坠,纳呆或便溏,舌淡,脉细弱。
治法:补脾升阳,固冲止血。
方药:补中益气汤加味或归脾汤。
血热妄行型
症状:非经期大量出血,经色鲜红或紫红质稍稠,伴口苦口干喜饮,大便干结小便*,或心烦热,夜寐不宁,舌质干少苔或有裂纹,脉细数。
治法:清热凉血止血
方药:清经散加味(丹皮,*柏,生地,茯苓,青蒿,地骨皮,玄参,地榆炭,侧柏炭)
阴虚血热型
症状:经血非时而下,经血量多势急或淋漓而下,色鲜红粘稠,多伴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,潮热,五心烦热,口干不欲饮,大便干,夜眠差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治法:滋养肝肾,调补冲任
方药:两地汤合二至丸(生地,元参,白芍,麦冬,地骨皮,阿胶,旱莲草,女贞子,地榆炭
瘀血阻滞型
症状:非经期下血不止,淋漓不断,量时多时少,时出时止,经色暗有血块,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点,舌下静脉迂曲,脉涩或芤。
治法:活血化瘀,引血归经
方药:血府逐瘀汤加味
需要注意的是,不少患者并非单纯的血热、血瘀、脾虚、肾虚,而是寒热互见、虚实夹杂,所以一定要明辨证型,对症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