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贞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陈赓为让孕妻补营养,偷红枣和红糖,被 [复制链接]

1#

所有人都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憧憬,都希望能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,但命运却让大多数人遇到了那个不太完美的他。什么才是相伴一生的恩爱夫妻?是情人节的一束花?还是他每天的甜言蜜语。或许很多人用了一辈子的时间都没有找到答案。爱情在年轻时是一种感动,在年老时是一种陪伴,虽然他不再新鲜,但却滋润人心。新中国的开国元勋陈赓大将和他的妻子傅漄就是恩爱夫妻,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。

年陈赓出生,在那个乱世之中,英雄辈出,陈赓就是其中一个。他的首任妻子叫王根英,他们既是夫妻也是同事,王根英18岁便入党,20岁就已经能够独立领导工人运动了,如果从同一时期来看,陈赓的才干或许还没妻子强。乱世儿女对感情都比较用心,当初陈赓为了追到王根英,在有许多人的公开场合直接告白,甚至就连写的情书,也足以塞满王根英的整个抽屉。最终在陈赓的坚持不懈下,王根英答应了陈赓的求婚,两人正式结为夫妻。
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一次王根英所在的住处遭到了敌人的包围,原本早已经收到消息撤离的王根英突然折返,为了保护重要文件不被敌人发现,但她自己却最终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。得知妻子丧命枪口,陈赓心中悲愤异常,在战士们面前他强忍悲恸,回到宿舍后忍不住埋头痛哭,他发誓一定要让敌人付出惨痛代价。时间的力量是强大的,但却没有办法抹去陈赓内心的空虚,许是思念妻子过度,陈赓病倒在了战场上,之后他被抬到了后方养病。

傅涯的出现是陈赓最大的幸运,陈赓将军看到她就开心的如三岁小孩一般,即使是遍布阴霾的心,也仿佛照射进了一道明亮的光,那个开朗自信的黄埔三杰陈赓似乎又回来了。傅涯的年纪要比陈赓小十来岁,是个五官端正的文化青年,家中也算是书香门第,父亲曾在清朝为官,因此格外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,但后来家道中落,又由于家中的兄妹众多,所以傅涯家中也比较贫困。

读书的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,而傅涯之所能幸运地读书,还是她跟父母死缠烂打来的。年傅涯刚刚成年,便在周围人的影响下,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。她不仅人长得漂亮,还多才多艺,因此备受大伙的欢迎,很快就成了文工团的名人。陈赓第一次见到傅涯时,便眼睛一亮,他拿出了浑身解数逗傅涯开心,傅涯此时想如果余生能和这样有趣的人相伴也挺不错的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,陈赓用开玩笑的话,向傅涯表达了自己喜欢她的心意,傅涯听后满脸通红。这是一段郎有情妾有意的感情,但陈赓心中却依旧忘不了王根英,他曾在妻子去世时发过誓,要为她三年不娶,如今才过了一年。陈赓把心中的顾虑告诉了傅涯,傅漄也是个大度的女子,她不仅没有生气,反而觉得没有看错陈赓,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。

每当陈赓思念亡的时候,傅涯都会在旁边陪伴他,新中国成立后,傅涯还会跟陈赓一起,去看望亡妻的母亲,并且每月都会寄送生活费。晚年傅涯为王根英写了一篇自传,歌颂她的巾帼英雄事迹。傅涯心中明白陈赓不是三心二意,而是对待感情比较重视,所以她也并没有因此而对陈赓有什么怨言。

相比于陈赓,傅涯在认识陈赓之前,就已经有了一个指腹为婚的亲事。陈赓听后陷入了两难,如果他与傅涯结婚,那就是趁人之危,不是君子应该干的事。但如果错过这段感情,自己未来必将会后悔万分,因此陈赓心中非常纠结。傅涯告诉陈赓,未婚夫是她家乡的表哥,她其实对这门近亲婚事心有顾忌,读过书的都知道近亲结婚,生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有遗传病。但她又不能随意悔婚,于是便写了一封信,让未婚夫来延安发展,在遭到拒绝后,傅涯就没有顾虑地跟陈赓在一起了。

三年期满,陈赓向傅涯提出了结婚,并向组织传达了这一重要决定,但陈赓没想到,自己迎来的不是祝福。原来是经过组织的背景调查。傅涯的亲哥是国民党的干部,背景比较复杂,陈赓当时又是我党的将军,因此中央的态度是并不支持这门婚事。原本两个欢天喜地的人,在听到这个消息后,立马就像霜打的茄子焉了。既然注定不能在一起,那又何必再互相纠缠呢。经此之后,两人便分开了。但话说回来,真有感情的两人,哪里会因为暂时的分开就失去了感情呢?

后来,周总理看两人互相爱着对方,却又无法同结连理,心中也非常不好受。他多次找中央说清,最终让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。在接到命令后,陈赓顿时喜出望外,他立马让人把傅涯接到作战指挥部来。那天刘伯承正和其他干部商讨作战方案,也叫了陈赓过去旁听,就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,陈赓得知傅涯已经到门口了。他立马从座位上跳了起来,向刘伯承请示要出去,刘帅看陈赓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,知道如果自己再阻拦他,说不定要被陈赓捉弄,于是便笑着答应了陈赓的请求。下一秒,陈赓便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,从会议室奔出向着大门跑去,仿佛晚去一秒,傅涯就会消失一般。

在洞房花烛夜时,傅涯似是无意地问了一句陈赓年纪,陈赓坦率地说四十岁。傅涯顿时感觉受到了陈赓的欺骗,因为陈赓之前为了追求她,故意把自己的岁数说小了,但如今两人的感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,傅涯也就不在意了。傅涯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独立女青年,她知道陈赓的才干和影响力,她不想自己以后成为一个在家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。因此她对陈赓说出了自己的顾虑,陈赓是一个懂得包容的人,听完妻子的话后,他承诺不会让傅涯放弃她的事业,不必活在自己的影子下。在往后的日子中,陈赓一直信守承诺,用一生的时间去坚守。由于革命仍在继续,因此两人结婚后放假了三天,便又各自奔赴向工作岗位。

陈赓是一个比较开朗的人,在面对爱情的时候,他不会顾忌周围人的看法,敢于向自己喜欢的人宣誓爱意,而傅涯却是一个比较含蓄的人,每次陈赓向她表达感情,她都会脸红,但在收到陈赓的情书时,却又会非常高兴,她对这些情书视如珍宝,不管走到那里都要带着,甚至在转移的时候,也是第一时间收拾陈赓的日记和情书。

两人结婚后的第二年,傅涯便怀上了陈赓的大儿子陈知建。妻子怀孕自然是喜事,但在那个年代却也是难事。因为当时部队的物资非常紧缺,战士们时常都吃不饱,陈赓也不好自己开小灶。于是他便趁工作空闲时间,捡一些能卖钱的垃圾和碎煤炭,给傅涯换点吃的。后来为了能让傅涯补充营养,陈赓放下了包袱,他去陈少敏的家中“偷”了一些红枣和糖,但在离开的时候被发现了。之后陈赓便对着陈少敏傻笑,但手中的东西却并不肯放下,陈少敏见状不禁莞尔一笑,他也体谅陈赓,知道他老婆怀孕了,于是也就让他把东西带走了。为了妻子,陈赓放下了自己的尊严。爱情是什么?爱情就是我会尽自己所能,为你创造更好的条件,哪怕只是一点点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一切都处在百废待兴,陈赓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,整日待在办公室中,傅涯曾想去贴身照顾他,但都被陈赓拒绝了。长时间的劳累,最终使陈赓积劳成疾,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。每当过度劳累时,他的心都会隐隐作痛,陈赓只能用手去抚摸,久而久之,衣服的胸口位置就留下了手掌印。傅涯在洗衣服时,看着衣服上的手印,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,止不住地往下掉。

陈赓去世后,傅涯一遍又一遍地整理陈赓多年以来写的日记和情书,并把陈赓的遗愿一一完成。同时她还一个人带大了四个孩子,这些孩子长大后也成了人中龙凤。陈赓死后傅涯孤身一人度过了半个世纪,在最后,她留下遗嘱,让孩子们在她去世后,将陈赓的骨灰送回家乡,与王根英一起埋葬。因为她知道,陈赓这辈子,最爱的人是王根英,但在两人的婚姻中,傅涯却从来没有表现出不满。或许爱情就是互相包容,彼此尊重吧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