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贞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女贞子滋补肝肾,明目乌须的中药之选 [复制链接]

1#

女贞子,一味滋补肝肾、明目乌须的中药佳品,源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它是由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精心炮制而成,常在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经过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,生用或酒制用,以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。女贞子主产于浙江、江苏、湖南等地,别名众多,如女贞实、冬青子等,但无论何种名称,都彰显着它在中药领域的独特地位。在性味归经上,女贞子味甘苦,性凉,归肝、肾经,使其具有滋补肝肾、乌须明目的卓越功效。它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须发早白等症状,同时也能改善目暗不明、内热消渴等病症。

此外,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也颇具讲究,包括生用、酒制、蒸制等,其中黄酒拌后蒸制的方法能进一步增强其滋补肝肾的作用,并降低其苦寒之性,避免滑肠等不良反应。在应用上,女贞子常与墨旱莲等中药配伍使用,以更好地发挥其滋补肝肾、凉血止血的功效。

总之,女贞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,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炮制方法,在中医领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。

性状鉴别

女贞子的果实形态多样,可能呈卵形、椭圆形或肾形,尺寸约为长5mm,直径3.5mm。其表面颜色为黑紫色或棕黑色,质地皱缩不平,基部常带有果梗痕或宿萼及短梗。外果皮相对较薄,而中果皮则稍厚且松软。内果皮为木质结构,颜色黄棕色,并伴有数条纵棱。破开后,可见种子通常为粒,形状椭圆形,侧面扁平或微弯曲,颜色紫黑色,并富含油性。其气味微弱,口感微酸且带涩味。

在显微镜下观察女贞子的果实横切面,可以发现外果皮由多层细胞组成,其外壁及侧壁均有所加厚,且内部常含有油滴。中果皮则由一列薄壁细胞组成,近内果皮处散在分布着几个维管束。内果皮则是由纤维组成的棱环。种皮外部是一列切向延长的表皮细胞,其中常含有油滴,而内部则是棕色薄壁细胞。胚乳较厚,内含子叶。

古籍记载

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女贞子能增强体力,健壮腰膝,改善白发问题,并有助于明目。《本草备要》则进一步阐述其益肝肾、安五脏、强腰膝、明耳目等多方面的功效。

现代研究

女贞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,如齐墩果酸、乙酰齐墩果酸、熊果酸等,这些成分赋予了女贞子多种药理作用。它能够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,对异常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;同时,它还能降低实验动物的血清胆固醇,预防和消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并显示出抗衰老、强心、利尿、降血糖及保肝等多方面的作用。此外,女贞子还有止咳、缓泻、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。

临床研究

女贞子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。例如,以女贞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良好;以贞芪扶正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取得了显著效果;同时,女贞子还有用于治疗肝炎、慢性气管炎、高脂血症、消化吸收不良症等疾病的报道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