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贞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,何敢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能吃水果吗 https://news.39.net/bjzkhbzy/190120/6815832.html

子谓子贡曰:“女与回也孰愈?”对曰:“赐也,何敢望回。回也,闻一以知十;赐也,闻一以知二。”子曰:“弗如也,吾与女弗如也。”

“愈”。孔曰:“愈,犹胜也。”

“知”,认识,领悟,告往知来。

“望”。邢疏:望,谓比视。

“与”。这是专门指“吾与女弗如也”当中的与字。朱子集注:“一,数之始。十,数之终。二者,一之对也。颜子明睿所照,即始而见终;子贡推测而知,因此而识彼。“无所不悦,告往知来”,是其验矣。与,许也。”论衡问孔篇述文“与汝俱不如也”。后汉书桥玄传“仲尼称不如颜渊”,注引论语“赐也何敢望回?子曰:‘吾与汝俱不如也’”。瞿氏考异:世说注引郑玄别传“马季长谓卢子斡曰:‘吾与汝皆不如也。’”唐书孝友传“任处权见任希古曰:‘孔子称颜回之贤,以为弗如。’”皆依包氏解用。今集注以与训许,惟义疏中秦道宾曾为是说。张文梵曰:“‘吾与点也’之与,谓相与也。与毛诗‘不我与’、‘必有与也’同,亦不作许字解。集注失之。”

“弗如”,不如。不如颜回的是什么?是知,是由闻所产生的触类旁通的知,即是悟性。夫子曾说过,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敏以求之者也。可见夫子对自己的天赋并不肯定,这种天赋应该是包括悟性之类。夫子所说的我与子贡都不如颜回的地方,是不如颜回的悟性。而不是德行不如颜回,子贡德行未比较,但夫子的德行、学问与颜回不用比较,自然是夫子更高,夫子再谦虚也不至于要谦虚到说我德行学问不如颜回这种话。如果颜回的德行学问都高过夫子,就用不着跟着夫子学了,反而可以做夫子的老师。夫子尚且可以向七岁项橐学,又有什么不可向颜回学?那时的人或重面子,但更好德行学问,夫子必定不耻下问,但颜回则未必教得了夫子。

“回也,闻一以知十;赐也,闻一以知二。”。邢疏:假设数名以明优劣,一者数之始,十者数之终,颜回亚圣,故闻始知终,子贡识浅,故闻一才知二,以明已与回十分及二,是其悬殊也。梁氏旁证:辅氏广曰“闻一知十,不是闻一件限定知得十件,只是知得周遍,始终无遗。闻一知二,亦不是闻一件知得二件,只是知得通达,无所执泥。知得周遍,始终无遗,故无所不说。知得通达,无所执泥,故告往知来也。”此论极是,闻一知十也只是比方,邢疏、朱子说“十者数之终”的观点把这看成终点、尽头的意思,则过于夸大,并非知之极处,不是“闻始知终”“始而见终”,只是由此及彼而知晓得多、知晓得透。

知始终何等难,闻道见道也未必能知始终,以夫子从心所欲也未必能知始终。事无可尽知,只是对事理知晓得快,能立即想进去,能触类旁通,对此事理知道得通彻明白而已,闻此知彼而已。

闻一以知十,有此悟性者,也是必须努力,否则光是聪明也是徒然。唯有好学不已,能学而时习之,才可将其天赋发挥无余,不负上天厚爱恩德。

包曰:“既然子贡不如,复云吾与女俱不如者,盖欲以慰子贡也。”

潘氏集笺:或曰欲抑子贡也。当此之时,子贡之名凌颜渊之上。孔子恐子贡志骄意溢,故抑之也。

朱子集注:胡氏曰“子贡方人,夫子既语以不暇,又问其与回孰愈,以观其自知之如何。闻一知十,上知之资,生知之亚也。闻一知二,中人以上之资,学而知之之才也。子贡平日以己方回,见其不可企及,故喻之如此。夫子以其自知之明,而又不难于自屈,故既然之,又重许之。此其所以终闻性与天道,不特闻一知二而已也。”这个论极为主观,把方人等事作为夫子发问的因由,又说子贡平日批评颜回,都是主观臆想,但也有其他可取之处。

夫子对子贡是慰是抑,现都无从可知了。或都无,只是叹颜回的悟性高而已。

刘逢禄《论语述何》:世视子贡贤于仲尼,子贡自谓不如颜渊,夫子亦自谓不如颜渊,圣人溥博如天、渊泉如渊也。若颜子自视,又将谓不如子贡矣。

如是夫子、颜回、子贡到了今世,又是一番什么情况?若圣贤在,必有新悟,必有新知补充修正。故而后人为学,不必过于拘泥,以致发散不开,而不能悟不能闻一以知二知三。生长新枝发新芽,无不可也。文化沉淀亦如树根,如只有树根,则为根雕为古董,不为活物;能发芽发枝长叶者,才是文化传承。

尊重原文原义,理之当然。胡乱为学,不求原文,学无所成;不求悟,以字自缚,为字所困,则为呆。孔圣人多处言及悟、闻一以知二、可与言诗诸语,实乃妙见,学者当先学之。若是每次开导而不开悟,圣人亦不再教也,如与木头、古董说话,又怎么说?圣人也不说,所以也别把文明、把论语当成不说话的工具。论语是活的,很会说话,你不断和他沟通,他就像甘泉一样,不断泉涌而出,话语不断,与之言,甘之如饴,此时也可以领会到夫子“不亦悦乎”的境界。

夫子自谓不如回,未能闻一以知十;未知者几何?必有夫子未知者也;后人为学,可往夫子未知处钻研,求学之道也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